踩先人步伐橫越21世紀台灣最重要軍事重鎮:台北大縱走第5段-劍潭支線

老地方觀機平台,台北縱走第五段最具代表性的景點,可欣賞松山機場、台北市夜景。

台北大縱走第5段-劍潭支線,沿五指山係西側,從內湖碧山巖,經忠勇山、文間山、劍潭山三座低海拔郊山,到劍潭捷運站,全長約12公里。步道於內湖段,處處留有當地先人過往遺跡,包括:清治時期的土地公廟、光緒2年的古墓。過了自強隧道上方後,進入台灣最神秘的衡山指揮所上方,還有可以俯瞰機場的老地方觀景台。台北大縱走第5段雖然有點距離,不過沒有太大起伏,為台北大縱走各段中,較為輕鬆的一段。


一、台北大縱第五段簡介

台北盆地四周是山,萬年前曾經是一個湖泊。台北大縱走全段,主要就是沿著環繞在台北周圍的山,由北而南走完。而台北大縱走第5段,沿著的五指山係則較為特殊,呈現東北-西南走向,由基隆海岸開始,穿插進台北市,最後在圓山一帶沒入基隆河。因此台北大縱第5段,並未如其他路段,環繞起台北市,而是以支線形式,穿插進台北市,或許也因此這路段被稱作「劍潭支線」。

台北大縱走全段圖,第5段劍潭支線,即從中間穿插進台北市。本圖來源:台北大縱走活動官網首頁(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)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從內湖到圓山、劍潭,為五指山係的最尾端。大致由西向東,隔著基隆河,與松山機場對望。步道南側山腳,為內湖、大直地區,越過基隆河就是機場與台北市中心。而五指山係北側,則是士林、天母、陽明山。步道東側(內湖、碧山巖),可接萬溪古道,有許多先人遺跡,清治時期先人即循此古道,從士林、外雙溪、連接至萬里。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介紹圖,資料來源: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-台北大縱走活動官網


二、台北大縱走第5段交通及行程規劃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A進B出路線,兩登山口相隔12公里,因此以大眾運輸工具前往,較為合適。不論是劍潭、或是碧山巖,大眾運輸都堪稱方便。劍潭登山口,就在中山北路上,圓山育樂中心(保齡球館)旁,劍潭捷運站對面不遠處。而碧山巖登山口,則可從內湖捷運站,搭乘「小2」公車前往碧山巖。甚至從內湖捷運站搭計程車前往碧山巖,也可以是選項,跳表大約就100元上下。

這一天我們出發晚了,就從內湖捷運站直接搭計程車上碧山巖,車資100元。

至於行程安排,由碧山巖或劍潭進入,其實並沒太大差別,就是看怎麼對自己方便。我們父子行程規劃,除了走台北大縱走第五段外,還希望能在「老地方觀機平台」進行攝影。選擇小朋友課程結束後的下午出發,然後希望趕在太陽下山後0.5~1小時,這個拍攝夜景的黃金時間抵達老地方觀機平台。下午3-4點,從碧山巖出發,目的地「劍潭」。此時,也沒有交通銜接問題,最後還能逛到士林夜市吃晚餐。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全程手機有訊號,帶好行動電源、水、簡單食物、再準備好登山杖,就可以出發。而這段路有多處欣賞台北市夜景的地方,若喜好攝影朋友要拍照,那就記得要帶上攝影裝備。


三、台北大縱走第五段實走紀錄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緊鄰市區,步道網複雜、產業道路交錯。雖然有步道指標,手機也全程有訊號,迷路不至於產生風險,但這樣路況,走錯路機率確實很高。因此建議,備好地圖,隨時了解自己身處何處,尤其像我們還有時間壓力,對於迷路容錯率更低。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圖,多條步道、產業道路交錯,建議盡量使用離線地圖,如果不會用離線地圖,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,除了提供gpx下載,也在google map上有建置路線圖。資料下載:台北大縱走活動官網。

(一)台北市大縱走第五段(東段):忠勇山步道

1、碧山巖

碧山巖,又稱開漳聖王廟,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,附近平台可俯瞰台北市,也是欣賞台北市夜景的地方。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若從碧山巖出發,第一段路程,就是沿碧山巖旁「忠勇山步道」,先上至忠勇山頂。這段步道,為水泥階梯步道,主要路程為爬樓梯,大概也是這一天感覺比較有明顯爬坡的地方。不過路程很短,大約500公尺距離,10-15分鐘,即可抵達忠勇山頂。

這一天,我們從碧山巖旁開始台北大縱走第五段的行程。

從碧山巖上忠勇山,是這一天感覺比較有爬坡的路段,但十幾分鐘,就可以走上忠勇山山頂。

台北大縱走都有路標指示,只是單依靠路標,沒地圖輔助,應該很難正確地走完台北大縱走。


2、忠勇山

忠勇山,海拔327公尺,最高處無三角點,卻有一座蔣公銅像。忠勇山舊名「尖頂」,或稱為「大尖山」,為內湖舊八景之一,並與鯉魚山、圓覺尖,並稱「內湖三尖」。民國61年,內湖體育會給蔣公慶生,將尖頂改名忠勇山,至於蔣公銅像則是民國64年興建。前來這一天,我們父子在行程開始後10多分鐘,即登上行程最高點-忠勇山。

忠勇山,海拔327公尺,為台北大縱走第五段的最高處,山頂有一尊蔣公銅像。

忠勇山,舊名「尖頂」,後改名為忠勇山


3、忠勇山越嶺步道

忠勇山後,我們會延著「忠勇山越嶺步道」,接上金龍產業道路。這段忠勇山越嶺步道,大約1.3公里長。多數時候走在森林中,人煙稀少,清幽美麗,步道無太大起伏。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大概就這段路途最為原始,有綠樹、有小溪,但步道路況良好,就是人少了點。忠勇山越嶺步道中段,會途經一處小公墓區,公墓區附近有不錯的視野展望。一般人大約可以30-40分鐘走完這步道,然後接上金龍產業道路。

沿著忠勇山越嶺步道,步道平緩、維護良好,最後會接上金龍產業道路。

忠勇山越嶺步道,會穿越一小片公墓區,有良好的視野展望。

忠勇山越嶺步道,走在森林中幽靜、舒服。


(二)台北大縱走第五段(中段):金龍產業道路、圓明寺步道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並沒有嚴格路段區分。但我們大致可以將金龍產業道路,至劍南路文間山登山口,這段約略3.5公里長,由步道與馬路共同組成的路段,視為台北大縱走第五段的中段。

1、金龍產業道路、大崙尾山步道

圓明寺步道、忠勇山越嶺步道,為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兩條主要且距離較長的步道。但這兩條步道並未相連,而形成一個小缺口。因此我們就必須透由「金龍產業道路」將圓明寺步道、忠勇山越嶺步道串連起來。

我們必須循著「金龍產業道路」,將忠勇山越嶺步道、圓明寺步道連接起來。

上方的金龍產業道路,我們必須從這個叉路處走下去。而這條小徑就是「大崙尾山步道」的一小段,也是一條捷徑,直線連接金龍產業道路的上下方。但要小心別走錯叉路,金龍產業道路上有多條不同登山步道的叉路。

金龍產業道路,一條內湖山區的小產業道路,從內湖路三段上山,連接到山上的碧山路、碧山露營場一帶。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就會走上一小段的金龍產業道路。天龍國中的產業道路就是不一樣,不要說走路,開車應該也是平坦舒暢,完全不同於台灣許多山區「慘業道路」。我們走在金龍產業道路上,唯一要注意,就是兩側的來車,然後在正確的叉路,走進步道中。不要一恍神,出了步道,才發現自己跑到金面山,或又回到內湖市區。

連接上下金龍產業道路的小山徑,也是一條古道

我們途經兩座土地公廟,土地公廟已重新整修過,但其實早在清治時期,土地公廟即已存在。

第二座土地公廟

金龍產業道路,呈現斜躺的V字型,在內湖山區繞了一圈。而在這彎曲的的產業道路中,穿插進一小段的「大崙尾山步道」。這一小段的大崙尾山古道,也是條歷史悠久古道,我們可以在古道中,看見清治時期即已存在的土地公廟,而在接近下方金龍產業道路的步道旁,有一座古墓,墓碑上刻有「光緒2年」。光緒2年,西元1876年,似乎只能在教科書上想像的年代,甚至還要再20年,台灣才會被交給日本。很難想像,21世紀的休閒步道旁,竟會有如此自然遺留下來的古墓。

接近下方金龍產業道路口,步道旁有一座古墓,墓碑上標示著「光緒2年」。

下方的金龍產業道路


2、圓明寺步道、劍南路

圓明寺步道,大約1.4公里長。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利用圓明寺步道,連接外雙溪的劍南路、金龍產業道路。圓明寺步道西側出口,在劍南路的鄭成功廟附近。而東側其實並未連上金龍產業道路,而是連接上金面山步道。

下方的金龍產業道路,會接上金面山步道,我們必須循金面山步道,走約200公尺,到叉路處再接上圓明寺步道。

這個叉路,就是金面山步道與圓明寺步道岔路。台北大縱走第五段必須向右邊走,走到此處我有特別留意,據說2019年當時的舊標示有誤,曾有網友走上了左邊,上到論劍亭。

所以像我,從東邊金龍產業道路走過來,會先走進一段百來公尺的「金面山步道」。然後遇到一處叉路,這叉路就是「金面山步道」與「圓明寺步道」的叉路口。叉路處地面有小指標,一側往「金面山」,另一邊則往「文間山三角點」。關於這個叉路口,事前功課我就很注意。因為台北大縱走活動剛開始時,台北市政府曾經在此做了個大型指標,結果指標指錯路。2019年,有網友循著指標,一路走到「論劍亭」,才發現走錯路。2022年,雖然叉路指標縮小,但方向已經是正確的。

2019年時的舊標,指錯方向,有人就因此走到論劍亭。如果像我們一樣,有時間壓力,走錯會挺災難的。不過如果不趕時間,多爬一座山也沒什麼不好,但如果連錯誤都沒發現,那你回神過來就會抵達內湖市區。

錯的大型舊路標已拆除,改在地面上豎起小小的路標,路標雖小,但目前方向是對的。

圓明寺步道,平緩、開闊、好走,走在竹林中,風景也甚為美麗。原本我是要沿圓明寺步道走到底,接上劍南路。但途中有一處叉路,地圖上看起來有一條小山徑,可直線穿越山區,等高線看起來也不至於會太陡,這裡又屬台北市郊山,雖然脫離主步道,但應該不至於有太大危險。這條小山徑,地圖上顯示為「界寮縱走」的一小段。我們父子就開始一段小小的冒險。

平坦、寬敞的圓明寺步道,從金龍產業道路一帶,一直通往劍南路附近的圓明寺。

圓明寺步道中的竹林小徑,圓明寺步道約1.4公里長,走起來舒服。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原本我需要沿著圓明寺步道接上劍南路,繞鄭成功廟一圈前往文間山登山口(本圖紅色路線)。但地圖上顯示另有一條「界寮縱走」(本圖中藍色路線),從等高線上來看並沒很陡,雖然路徑比較小,但直線切捷徑,應該可以省一些時間。於是我們選擇了走這條路前往,最壞的狀況就是原路回頭而已。

小山徑有明顯的路跡,但無人工刻痕。走入原始步道中,部分路段泥濘,也有比階梯還大的落差,但不至於有危險。大約20-30分鐘,可以翻出這小山徑,接上劍南路。很快,我們就會抵達劍南路的「文間山登山口」。小小的一段冒險,大概能省下10多分鐘的路程,只是鄭成功廟就不會經過。鄭成功廟是一處欣賞台北市夜景的好地方。


我們根據地圖抄了小路前進,這條小徑迥異於大縱走的步道,路徑較為原始,不過路徑清晰,未有太大難度。

捷徑路段,稍微需要翻上翻下

捷徑路段較為原始,相較平整的步道,走過這裡回到家,衣服感覺出有在爬山。

這段路大約20-30分鐘可穿越至劍南路。

不論走圓明寺步道,或者是切捷徑,最終都會接上劍南路,然後沿劍南路再走到「文間山登山口」。


(三)台北市大縱走第五段(西段)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從文間山到劍潭山,位於步道西側,大約有4.3公里路程。其中包括台北大縱第五段最知名地標「老地方觀機平台」。這段路程,穿越自強隧道上方,經老地方觀機平台,最後抵達劍潭。中途會經「衡山指揮所」上方,這裡為台灣最重要軍事基地。因此,我們行經這段步道,可隱隱約約感受出,市區中難見到的軍事氛圍。

1、文間山

文間山,海拔184公尺,有一顆「圖根點」。從劍南路「文間山登山口」,到文間山頂,僅150公尺,咻一下!5分鐘即完成登頂。文間山,嚴格講並無太多視野展望,視野被樹林擋住,但往東南的方向,森林中露出一個縫隙,可窺見台北市一隅。文間山圖根點,為一顆百年基點,日治時期,為測量使用,圖根點即已存在此地。而在圖根點旁,有一個活動牌子,可供遊客到此一遊照相使用。

劍南路「文間山登山口」,從這裡走上文間山頂,距離就僅150公尺,5分鐘即可登頂。

文間山,海拔184公尺,附近腹地廣大,還有椅子可以坐著休息。

文間山圖根點,為日治時期留存下來,超過百年,也算是古蹟了。

文間山頂附近,可從樹林間俯瞰台北市。

文間山最棒的視野,並不在文間山三角點,而是往劍潭的方向,再走一小段路,會抵達東吳大學的上方,此處可以俯瞰東吳大學、故宮及外雙溪,稍遠處則是陽明山。這裡幾乎有180度無遮蔽的視野空間。文間山這段步道並沒有太遠,再稍微走一下即會抵達馬路。

從文間山往劍潭方向走個百來公尺,會抵達一處平台,這裡是文間山視野最佳的地方

180度的視野展望,沒有遮蔽阻礙,可以俯瞰:東吳大學、故宮、外雙溪,遠方為大屯山、七星山


2、戰備道路

當我們從文間山步道走出來,會接上柏油路面。但這段路奇特之處,在於google map並沒顯示這裡有道路,但我們卻會沿著蜿蜒山區一般道路,走上大約1.3公里。這段道路應該就是所謂的戰備道路。如果我們仔細看地圖,這段道路,就在國防部上方,而我們腳下,據說就是整座山被挖空的衡山指揮所。也因此,我們走在這步道中,還會遇上若干的軍事營區。其實很早期,這座山就充滿軍事氛圍,當時為的是保護兩位蔣總統。進到21世紀,這座山還是充滿軍事氛圍。戰時,這裡將是我們抵抗侵略,捍衛自己價值的最高指揮中心。

文間山與劍潭山步道間,有一段google map上沒有顯示的馬路,這段路大致就在國防部的上方,應該就是所謂的戰備道路,這附近的山裡面被挖空,是我們戰時的最高指揮中心「衡山指揮所」。

山區戰備道路上,我們不時會經過營區,隱隱約約可嗅出這裡的軍事氛圍


3、老地方觀機平台

老地方觀機平台,位於劍潭山步道中,為台北大縱走第五段中最知名景點。全部台北大縱走,共有12根活動柱需搜集,其中第五段中,就僅有一根「臺」字活動柱,而且不意外的就設在「老地方觀機平台」。

老地方觀機平台,台北大縱走第五段、劍潭山步道最知名景點,這裡是有名的欣賞台北市夜景、還有賞飛機的地方。黃昏後,總有不少攝影師會前來此處拍照。

台北大縱走第五段,僅有一根台北大縱走活動柱,就位於老地方觀機平台,小朋友再搜集到一根活動柱,年底完成全部12根應該沒問題。

小朋友的興趣嗜好,有時候會跟父母很像,最近我兒子除了爬山,也喜歡上攝影、看夜景,所以才特地帶他來這裡拍照。不過抵達後,他忘記看風景,一個人把我們兩個人的食物吃光光。

老地方觀機平台,視野毫無遮蔽,隔著基隆河,望向松山機場與台北市中心。這裡是欣賞飛機起降的地方,也是欣賞台北市夜景的知名地點。單純賞機、看夜景,其實不用那麼辛苦大縱走,從通北街165巷登山口走上來,大約就30分鐘;若從劍潭捷運站走過來,稍微遠一點,但走50分鐘也可抵達。

老地方觀機平台夜景

老地方觀機平台夜景

老地方觀機平台夜景

為了放大「台北大縱走第五段」的價值,另外再背了2台相機、腳架,從下午開始,走了12公里,為的就是在攝影上最佳的時間,抵達「老地方觀機平台」,拍攝這個有名的台北市夜景。6月中旬的晚上7點前後,天空仍有微微亮光,是拍攝夜景的最佳時機。前後花了大約1小時在老地方觀機平台,然後再摸黑循著劍潭山步道,抵達中山北路。

從老地方觀景台,沿著劍潭山步道下山,沿途會經過多個崗睄、碉堡,這些軍事設施,今日已成為觀光景點,而無軍事上意義,此處與衡山指揮所附近軍事目的並不相同,當年這些是為了保護蔣總統,劍潭山的下方即是蔣介石的士林官邸。

劍潭山靠近劍潭一帶,步道網複雜,我們下山時就走錯路,不過一路往下走,基本上都還是會到中山北路。

劍潭山步道夜景

我們這一天步道的終點,就在劍潭中山北路,圓山保齡球館旁,走到劍潭捷運站僅需3分鐘。


四、實走心得

扣除騎車的第八段,共有7段的台北大縱走,單從官方提供的步行距離、時間參考。我一直以為,第七段的貓空最輕鬆。但實際走這趟,我的看法改變了。台北大縱走第五段-劍潭支線,可能才是實際最輕鬆的一段。儘管距離不短,但起伏有限就贏一半。過程中,路標指示,或台北大縱走官方的參考時間,第五段可能都是以較寬鬆標準衡量。帶著8歲小朋友,我們也不可能走快,但即便如此,若正常沒拍照,我們大約可以在4-4.5小時走完全程。因此對平常有爬山的山友,不迷路應該3-4小時可走完。從年初開始,我們父子就分段搜集台北大縱走,目前僅剩下第1、2段,這兩個魔王等級路段。尤其第2段,可能要等秋天再來走比較合適。台北大縱走的官方活動,活動日期至今(2022)年12月31日,只要搜集滿12根活動柱,就可兌換獎品。我想只要再持續加油一點點,小朋友應該很有機會年底前得到小獎勵。

延伸文章: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