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MB(Tour du Mont Blanc)環白朗峰健行:行前準備與資料搜集指南

TMB(Tour du Mont Blanc)環白朗峰健行
TMB(Tour du Mont Blanc)環白朗峰健行

TMB(Tour du Mont Blanc,環白朗峰健行) 是一條繞行阿爾卑斯山最高峰「白朗峰」(Mont Blanc,海拔 4,807 公尺)的經典徒步路線,全長約 170 公里,總爬升超過 1 萬公尺,沿途橫跨法國、義大利、瑞士三國。壯麗的高山、冰川、湖泊,以及如童話般的阿爾卑斯小鎮風光,讓這條路線被譽為全球最美的長程健行之一,也常出現在各國旅人心中那份「人生夢想清單」上。如果你也曾想過在雪山腳下醒來、用雙腳跨越國界,那麼 TMB 絕對是值得挑戰的一條夢幻之路。



一、TMB交通方式-交通方式與如何從日內瓦前往 Chamonix

TMB(環白朗峰健行)是一條繞行式的路線,理論上你可以從任何一個小鎮開始走——但如果你問十個旅人,至少有八個人會選擇從霞慕尼(Chamonix)起步。這不只是因為它風景迷人、氛圍濃厚,更因為它是整條路線上交通最方便、資源最集中的城市。我們也不例外,最後選擇了從霞慕尼出發,並以它作為行程的起點與終點。

TMB位置圖
白朗峰(Mont Blanc),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,位於法國、義大利、瑞士三國的交界處。而TMB(Tour du Mont Blanc)就是環繞著白朗峰走一圈,鄰近的大城市為日內瓦,多數人走TMB皆是從歐洲各處先抵達「日內瓦」再進入「霞慕尼」。不過由於台灣沒有直飛日內瓦班機,但長榮有直飛米蘭的航班。因此台灣人從米蘭進入走TMB,其實是更省時、甚是至更便宜的選項。


(一)日內瓦 → 霞慕尼

對台灣旅人來說,最常見的進入方式是先飛到歐洲,再轉乘火車或巴士前往霞慕尼。雖然霞慕尼位在法國,但最近的國際機場其實在瑞士的日內瓦(Genève)。

✈️ 建議交通路線:台灣 → 巴黎/米蘭/阿姆斯特丹 → 日內瓦 → 霞慕尼

🚌 日內瓦機場 & 火車站 → 霞慕尼直達巴士

  • 車程:約 1.5 小時
  • 車資:約 €30~50(建議提前線上預約)
  • 車公司:可參考 BlaBlaBus、FlixBus、AlpyBus 等

巴黎~日內瓦TGV
可從巴黎搭乘TGV抵達日內瓦,日內瓦是進入霞慕尼最方便的城市。

老婆、女兒這次就是從巴黎搭TGV到日內瓦,再轉巴士到霞慕尼的方式來與我們會合。

(二)米蘭 → 庫馬耶爾(Courmayeur)或霞慕尼(台灣出發建議選項)

庫馬耶爾(Courmayeur),義大利小鎮,TMB環線上僅次於「霞慕尼」的第二大城鎮,隔著白朗峰與「霞慕尼」相望。白朗峰隧道,讓公路連接起這兩個城市,11公里多的路程,就僅需20分鐘車程。因此,從義大利「米蘭」(Milan),經庫馬耶爾(Courmayeur)到「霞慕尼」,也成為可行的選項。

米蘭進霞慕尼
米蘭,為義大利第二大城,也是時尚中心,位於義大利西北側,距離阿爾卑斯山區不遠。雖然較少人選擇從米蘭進入霞慕尼,但長榮每週有四班桃園直飛米蘭班機。對台灣人而言,米蘭進入霞慕尼為一個方便選項。

外站票,如果還有到其他國家旅遊的計劃,一並使用會省很多。我們父子兩張機票7萬多(共四段航程),平均一人台幣3.5萬,費用除了台北-米蘭直飛往返的兩段票外,還包含另兩段單程東京-台北、台北-東京。若選擇米蘭進入霞慕尼,接下來關鍵就是搞定巴士時間銜接。

網路上,很少關於米蘭-霞慕尼的交通資訊,而歐洲最大巴士FlixBus未有這兩地間的巴士路線。不過,另一歐洲巴士公司BlaBlaCar Bus」,有米蘭~霞慕尼路線(註:這是Brescia~Saint-Etienne的長途巴士,但會途經米蘭與霞慕尼),另會停Aosta、Courmayeur。我提前約4個月訂票,單程2人31.69歐元。回程我是從Courmayeur搭車往米蘭(沒預訂,現場買票),搭乘「Arriva Italia」(當地巴士公司)。

雖然較少背包客選擇從「米蘭」進入「霞慕尼」,不過「長榮航空」一週四天有桃園「直飛」米蘭班機。若能善用長榮航空的「外站票」,選擇從「米蘭」進入「霞慕尼」,不僅機票可能更便宜,也不用轉機(我這趟旅程再加東京進出,搭配米蘭來回,票價3.5萬台幣,順便湊兩趟日本旅行,一魚三吃。但這類組合略有複雜性,建議熟悉航班操作再行考慮)。我一早7:15抵達米蘭機場,再搭11:35直達巴士,下午也就到霞慕尼(從米蘭到霞慕尼車程4小時20分,BlaBlaCar ,Milan - Lampugnano Bus StationChamonix - Bus Station,我們兩人票價31.69歐元)。

Milan - Lampugnano Bus Station,巴士站位於米蘭較外圍地區,主要提供米蘭與其他歐洲城市的遠程巴士轉運站。米蘭往返霞慕尼、庫馬耶爾巴士皆是在這裡上下車。

米蘭機場快線(Malpensa Express),為米蘭「馬爾彭薩機場」(Malpensa)進出米蘭市區最快、也最多人使用的交通工具。機場快線進入米蘭市區有兩條路線,一個是前往中央車站(Milano Centrale),另一條則是前往「卡多爾納車站」(Milano Cadorna)。而若是要到 Lampugnano Bus Station,則搭到「卡多爾納火車站」(Milano Cadorna)比較方便,下車直接轉搭地鐵即可抵達Lampugnano Bus Station。

Cadorna車站搭乘地鐵M1(紅線)約7站、10分鐘,即可抵達Lampugnano地鐵站。走出Lampugnano地鐵站即是巴士轉運站。班機早上7點多抵達米蘭,由於小朋友未滿12歲,無法電子通關,加上第一次來米蘭,搭火車、地鐵都需要時間研究適應,但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充裕的時間趕上接近中午的11:35的巴士。


(三)策馬特 → 霞慕尼:白朗峰特快列車,雙峰一線牽

如果你不是健行者,而是來阿爾卑斯山「純欣賞、不翻山」,那麼串聯瑞士「馬特洪峰」與法國「白朗峰」,絕對是夢幻組合。許多觀光客會安排從瑞士策馬特(Zermatt)出發,搭乘知名的「白朗峰特快列車」(Mont Blanc Express),一路南下進入法國的霞慕尼(Chamonix)。這條路線風景極佳,鐵道沿途穿越山谷、峽谷與高原,從瑞士滑入法國,幾乎就像一場迷你鐵道冒險。交通上,這段路線雖然中途需要轉乘,但整體規劃已趨成熟,時間約 4~5 小時,適合當成一次阿爾卑斯山「雙峰旅行」的完美銜接。

馬特洪峰(Matterhorn)與白朗峰為阿爾卑斯山最具代表性的兩座山峰,如果霞慕尼之於白朗峰,那「策馬特」(Zermatt)就是之於馬特洪峰的小鎮。因此很多觀光客也會透過「白朗峰特快列車」(Mont Blanc Express)連接這兩個地方。馬特洪峰(4478公尺)一支獨秀的山峯,而在登山上成為有意義的代表。很多山友會借用「馬特洪峰」來形容一座山的高聳、孤立,例如日本的馬特洪峰就是「槍岳」。本圖來源:Zermatt Matterhorn: The diamond of the Alps


二、TMB環線行前資料搜集

TMB主路線全長約 170 公里,還有 10 條變體(Variant)路線可供選擇,彈性非常高。根據每個人的健行經驗與體能條件,TMB行程有人用 5 天快走完,也有人慢慢走 20 天。整條路線穿越法國、義大利、瑞士三國,不只山景壯麗,沿途也經過許多村莊與城鎮。住宿選項從五星飯店、民宿、山屋,到自己背帳篷紮營一應俱全。部分路段還可搭乘巴士或纜車,做為銜接或撤退方案。也因此,TMB的規劃不像一條單線步道這麼單純,反而像是「自由拼圖」,你得自己找出那條適合自己的路線。

我從買下機票到實際出發,中間隔了約半年時間,這時間讓我慢慢拼湊出自己的TMB路線輪廓,消化龐大的資訊。TMB的資訊多以法文、義大利文、英文為主,中文資料相對較少,遠不如像日本健行那麼成熟與大眾化。但畢竟它是世界級健行路線,已有不少 台灣、香港、中國旅人走過並留下珍貴的中文紀錄。我自己在規劃TMB時,主要參考以下三類資料,並交叉比對使用:


(一)「TMB官網」&「Tour du Mont Blanc Hike」(英文):

規劃TMB,最核心的資訊來源,非這兩個網站莫屬:

1、TMB官網

TMB官網」是規劃 TMB 時的「第一站」。網站本身支援多語系(但無中文),最大亮點是功能齊全的互動地圖系統。你可以自由選擇顯示主步道、變體路線(variant)、進階延伸線、露營地、巴士接駁、住宿點等資訊,視覺化非常清楚。

網站內也可直接預約部分山屋、民宿、旅館。但要注意,不是所有山屋都有登錄在TMB官網,像是幾個重要山屋(如Refuge des Mottets、Refuge Elisabetta)仍需另找方式預訂。

TMD官方的LOGO,箭頭以逆時針方向轉一圈,指的是官方標準路線是走逆時針方向。

TMB官網的地圖是我最常使用的官網工具,地圖除基本可放大縮小外,還包含:主路線、變異路線、其他繞行路線、國境、巴士站、火車站、停車場、露營地,都可以依據自己需要看是否顯示在地圖上。如果顯示全開,那張地圖大概很少人能持續看下去。因此這地圖可依據自己需要,讓自己聚焦在自己所需的資訊上。此外,這份地圖也可以下載GPX。


2、Tour du Mont Blanc Hike

Tour du Mont Blanc Hike,這是一個以提供 TMB 咨詢與行程規劃為主的專業網站,雖然它也有提供收費的團體與顧問服務,但更厲害的是它本身就是一座免費資訊寶庫。你可以在這裡找到:
    • 每段路線的距離、海拔、難度分析
    • 接駁方式、交通轉乘建議
    • 各區山屋資訊與優缺點整理
    • 天氣、安全提示
    • 帶小孩或初學者的特別注意事項
只要願意靜下心來研究,不花一毛錢,你也能靠這個網站獲得 95% 以上 TMB 所需資訊

Tour du Mont Blanc Hike網站的LOGO,這是一個我覺得很棒的網站,裡面有非常豐富的TMB資訊。


(二)實體工具書籍「Tour du Mont Blanc」(英文):

雖然現代人多依賴網路資訊,但若你打算認真規劃TMB行程,紙本工具書依然是極具價值的輔助資源。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兩本 TMB 工具書為:

1. Kev Reynolds:《Trekking the Tour du Mont Blanc》

俗稱「小藍書」,是 TMB 經典中的經典,擁有豐富的兩向路線說明(順時針/逆時針),被廣泛引用於國際健行論壇。詳細程度極高,適合深度自助派旅人。

2. Andrew McCluggage:《Tour du Mont Blanc》

這是我此行實際使用的版本,主要考量是台灣書店較容易購入。這本書的排版更現代、地圖更清晰,對於初次接觸歐洲長程健行的人來說,更直覺易讀。

這2本工具書籍使用概念基本上大同小異,就是將180公里的TMB路程拆分,並逐一介紹每一小段中的路徑資訊(包括:距離、爬升、下降、時間、山屋、露營區、景致特色)並附有紙本地圖。

Andrew McCluggage,《Tour du Mont Blanc》,我選擇的工具書,因為台灣金石堂有賣。工具書我覺得不是必備工具,雖然有很多資訊值得參考,但網路資訊可能更豐富。但如果要走TMB,還是建議買一本,這是老派人走TMB儀式感的一部分。


(三)中文背包客的影片與部落格:

對多數剛接觸 TMB 的人來說,最大的障礙可能不是健行本身,而是搞清楚那些陌生到爆炸的地名。例如:Les Contamines、Champex-Lac、Col de la Seigne……光是拼字就眼花,更別說要知道它們在地圖上的相對位置。

我一開始透過中文的影片與文章,快速形成TMB輪廓與印象(註:我個人建議,地名的記憶,盡量使用英文),然後再與TMB官網、書籍、英文文章交叉翻閱。時間一久,搞清關鍵地名所在位置,安排TMB行程就會順暢與快速。

1、Youtube影片

(1)Tour Du Mont Blanc 白朗峰環線—C_Justin:

    • 🇹🇼 作者為台灣人
    • 🥾 徒步天數:共 8 天(逆時針走法)
    • ⛺ 住宿以「紮營」為主,也搭配巴士、纜車等交通工具
    • 🎥 影片長度:每日一集,每集約 20 分鐘(D5-D6 瑞士段合併)
每天路程清楚分段,容易尋找所需資訊;影片清晰、長短剛剛好,影片含括的資訊量大,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。



(2)夢幻路線 TMB環白朗峰健行大環線5天全記錄!—Scott Pai 山小白

    • 🇹🇼 作者為台灣登山網紅「Scott Pai 山小白」
    • 🥾 徒步天數:5 天(全程步行完成 TMB)
    • 📺 影片規格:上下兩集,每集約 30 分鐘
    • 🔋 健行強度:極高,每天約 40 公里路程
Scott Pai 山小白,腳程與體力極為優異的台灣登山網紅,以五天全程步行完成TMB,屬於連續五天的高強度行程。可能因為走太快,相關資料較為簡略。但合適登山高手參考,挑戰如何以最短時間,完成TMB環線。



(3)11天環勃朗峰TMB(Tour du Mont Blanc)徒步之旅完整版紀錄片,70分鐘帶你環遊勃朗峰!—大海坨徒步 Dahaituo's Hiking Channel

    • 🌏 作者為中國背包客,頻道風格偏向敘事紀錄片
    • 📺 影片長度:約 70 分鐘(單支影片完整呈現)
    • 🥾 徒步天數:11 天(主路線+變體路線混合走法)
    • 🏨 住宿方式:全程搭配接駁,入住 3~4 星級以上飯店
這支影片幾乎可以說是「全套 TMB 的豪華教學包」。作者透過精心安排的交通接駁,每天無縫銜接健行起點與終點,全程輕裝,省去了搬行李與找住宿的壓力。加上入住高品質飯店,這種方式雖然口袋要夠深,但的確讓整趟旅程變得更加從容、夢幻。



(4)【TMB白朗峰環線】—Wake up Sonya

    • 🎥 台灣 YouTuber「Wake up Sonya」與朋友結伴走 TMB
    • 👟 隊伍中包含從未登山的新手
    • 📺 共四部影片:一部攻略介紹+三部旅程實錄(法國段、義大利段、瑞士段)
    • ⏱ 每部約 20~30 分鐘
這系列影片最大的特色,是「用比較生活化的視角來看 TMB」。隊伍中有登山經驗的 Sonya,也帶著從沒爬過山的朋友一起走完全程,因此影片中可以很真實地看到「新手初次挑戰 TMB」的震撼與掙扎。過程中穿插大量交通工具(纜車、巴士等),讓整趟行程更有彈性,也避免了體能過載。




此外,還可參考《世界十大徒步线路:TMB 环勃朗峰 Le tour du Mont Blanc,野生爱玛 EmmaOutThere》、《TMB 重裝徒步暴走義法瑞三國 🇮🇹🇫🇷🇨🇭 | 環勃朗峰|TMB 环勃朗峰 Tour du Mont Blanc,背包旅神Backpackhai》也都是我參考過的YouTube 影片。


2、參閱過的部落格文章

(1)山十三,TMB環白朗峰步道 |行程日誌

紀錄相當完整,日記形式呈現每日的路程與見聞。適合用來對照每日步程的實際感受,也方便比對自己的計畫是否過於樂觀或保守。對於還在構思日程規劃的人,有很高參考價值。
這是一位台灣女生單獨走完 TMB 的紀錄(紀錄好像沒有完整,僅記錄Les Houches~Courmayeur,也許是最後沒走完)。文章會讓人感動與心疼,是一個勇氣、毅力非常驚人的台灣女生,誰說台灣人只能當媽寶被照顧的好好。很合適沒有登山經驗或體能不夠的人參閱,了解TMB可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但也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務。

這篇「英文」文章收錄了環線上幾乎所有重要接駁資訊,包括纜車與巴士的時刻與位置說明。不是每一段都得靠雙腳完成,有策略地使用接駁工具,可以讓行程更彈性、更安全。建議列印成紙本或下載成手機離線檔案,當成行程備案工具書使用。


三、TMB的準備(費用、合適季節、山屋預訂、裝備、體能)

(一)TMB的費用

對台灣人來說,歐盟與瑞士都是免簽證國家。只要搞定機票、住宿與交通,走 TMB 就像去一趟長一點的日本旅行一樣「說走就走」。

不過預算差異會因人而異。如果你不擔心語言、體能與登山經驗,全程自助是最省錢、也最自由的方式;但如果想輕鬆一點,台灣也有不少 TMB 路線的旅行團,費用大多落在 15~20 萬台幣之間。

✦ 若選擇自助,費用大致如下:
    • 山屋(Refuge)住宿費:每晚通鋪+早晚餐,約 €70~80/人
    • 露營地(Camping)費用:2人帳篷+淋浴,約 €15/晚
    • 野營(Bivouac):
    ✅ 法國:晚間 7:30 以後可紮營
    ✅ 義大利:海拔 2500 公尺以上可紮營
    ❌ 瑞士:除合法露營地外全面禁止野營
    • 食物補給:沿途村鎮皆有超市,比台灣登山預備食材大約貴 30% 左右
    • 飲水:多數山屋、露營地、補給點皆提供飲用水,幾乎不需花費
若你能壓低機票費用(例如利用外站票技巧),加上採取「刻苦型」健行模式,TMB 自助之旅其實比多數人想像便宜很多。這也正是為什麼這條路線在歐洲廣受歡迎,不只是「夢幻健行」,也是「高 CP 值」的長程步道之一。

野生爱玛 EmmaOutThere,在他的影片中說,她全程自己搭營,食物全靠超市補給,7天走TMB僅花100歐元,確實是一個省錢小能手。基本上,只要善用超市、紮營,走TMB的食宿費用應該可以壓到很低。而我們父子這種咖,雖然怎麼看也不像省錢小能手,有超市補給就吃牛排,沒遇到超市吃泡麵,基本上就是善待自己方式過活。但如果能活用超市,其實怎麼吃也沒比台灣貴太多。

📊 TMB 自助旅行費用預估(以12天行程為例)
項目預算型(刻苦)中等型(舒適)備註說明
機票NT$20,000~35,000NT$35,000~45,000建議善用「外站票」或早鳥促銷
山屋/住宿費NT$12,000~18,000NT$24,000~32,000通鋪含餐(€70~80/晚)
露營/野營NT$1,000~3,000無使用若採露營/野營則住宿可大幅降低
餐飲/補給NT$4,000~6,000NT$8,000~10,000自煮+超市補給最省
接駁(巴士/纜車)NT$1,500~3,000NT$3,000~5,000依個人行程與路段使用
保險NT$1,500~3,000NT$1,500~3,000強烈建議投保高山活動型保險
總計NT$40,000~65,000NT$70,000~95,000不含購買登山裝備



(二)TMB合適季節:夏季

走TMB的季節大概在落在6月中~9月底,主力則是7、8兩個月,主因就是非雪季、且天氣較穩定。而也是在這段時間中,多數山屋才會有營業。至於TMB環線上的天氣,會比台灣百岳再多遇一個超過30度的高溫。然後有機會遇到一天內從超過30度,忽然降到只剩5度,這算是比爬台灣百岳還要劇烈的溫度變化。

走TMB的天氣與溫度,很像走台灣百岳,日夜溫差大、天氣變化快。只是TMB需要再多面對一個30度高溫。


(三)TMB山屋預訂

TMB 是一條極受歡迎的健行路線,沿線山屋雖然不易訂位,但也不像網路傳言那樣「必須提前一年」才有機會。我自己是提早約 3 個月就成功訂到理想的山屋。至於露營地,基本沒有客滿問題,因此無需預約。

山屋幾乎都要提前預訂,很難臨時找到空床位,預訂方式就寫e-mail

預訂山屋的方式,我都是透過 E-mail(英文信件可直接請 ChatGPT 代寫,幾秒鐘就能完成精準且禮貌的內容)。多數山屋會在 24 小時內回覆,若客滿,還會貼心提供鄰近山屋或其他可行替代方案。

當然山屋環境是不可像飯店或民宿那般舒適,但TMB上山屋很多都還能洗澡,且抵達沒有想像中困難,卻有很厲害的景觀。因此,即便沒在登山的朋友,也可以試著走看看,感受不一樣的住宿體驗,還有一窺過去無法想像的視野景觀。

住宿安排時,務必要將天氣與突發狀況 納入考量。除非每日行程距離很短、天數拉得很長,否則「走不到原本預訂的山屋」是存在風險的。全程若超過 10 天,遇到壞天氣或延誤幾乎無可避免,因此在計畫中務必準備「備案」——例如沿途的露營地、其他山屋或臨時飯店。

我們這趟行程,有一次臨時迫降的紀錄。第三天原計劃是要走到Val Veny一帶的露營地紮營,但因為躲雨及路程比想像中的更遠,我們走到義法交界處Col de la Seigne(隘口)已經接近下午5點,距離目的地還有2~3小時路程,選擇臨時迫降。計劃中必須將突發狀況應變一併考慮在內。露營地、山屋、甚至飯店間轉換最好需要有備案。

📌 山屋住宿類型與注意事項

  • 餐飲方案
    • Half board:床位+早、晚餐
    • Full board:Half board+行動糧
    • Only sleep:只訂床位
    • 也可單獨訂餐
  • 床位類型

    • Double room(雙人房)——價位較高
    • Dormitory(通鋪)——經濟實惠
  • 公共浴室

    • 多數山屋與營地都有公共浴室
    • 洗澡費用有些包含在房價,有些需另付
    • 洗澡時間通常 3~5 分鐘,可能採代幣制或有人員控管,時間到就停水或敲門提醒
  • 床上用品

    • 山屋會提供棉被、枕頭
    • 部分山屋要求自行攜帶睡袋內襯


    TMB山屋收費一覽表,以2025年Refugio Elena為例。雖然各間山屋價格可能會有些許差異,瑞士區可能會再貴一點,但明細與價位也就差不多是這樣。


    (四)TMB裝備要求

    基本上,TMB若會採自行紮營,裝備大致就同在台灣長天數高山縱走減掉食材(沿路補給點買所需食物即可),也不用帶太多水,全程都會有水源補給點(我們父子全程就各自用600cc的可樂瓶裝水)。但瓦斯因為不能帶上飛機,到起登點附近再買即可(超市或登山用品店有賣瓦斯)。然後,部分路段可能經過雪地,可攜帶簡易冰爪(我們未用上)。至於綁腿,我建議省略不帶,以減輕重量。由於TMB路程較長,天數較多,我們必須做好裝備與重量間做好平衡。

    除非全程住山屋或飯店,否則大概就是如同在台灣長天縱走,全身家當背在身上的走,然後扣掉食材重量,也無需多背水源。

    TMB路程在海拔1100~2600公尺左右,天氣好的白天,溫度會比台灣百岳高。較多數朋友走TMB,天氣好大概就是短袖、短褲。但因為歐洲緯度較高,林線比台灣低很多,很多時候完全沒遮蔽,所以必須做好防曬。此外,只要天氣轉變、太陽下山,TMB路線上溫度也可能接近0度。基本上,就是夏天到冬天的衣服都會用上,我兩套底層衣褲就是一長、一短,中層保暖當然不可少,硬殼外套與雨褲也是必要。

    台灣爬百岳我通常都是長袖、長褲,但TMB可能長、短袖褲都準備一套比較合適。我們身上衣服從台灣出發,穿了10天沒脫、沒洗,直到後來遇到連續雨天才改穿長袖衣褲。


    (五)TMB的體能要求

    對於有辦法長天數縱走百岳的山友,走TMB體能不會是問題;甚至想挑戰自我,也頂多是要用多少時間走完的問題。但由於TMB是同「陽明山大縱走」般是極爲友善的健行路線,一般沒登山的朋友,其實也可能來走。但我必須說,TMB全程一次走完,所需體能已遠超台灣郊山。如果沒有一定體能基礎與登山經驗,我建議可先分段,走一部分即可。

    平均來講,如果行程安排11天,TMB平均每天需走15公里,每天累積爬升、下降也約在1000公尺,一般腳程朋友,大約需5-7小時步行時間。就單一日路程而言,TMB並不難(大概比半段的陽明山大縱再長一點),但困難在,很少人會連續走10天重裝陽明山大縱走。簡單結論,來走TMB,建議行前還是做一下體能訓練比較好,體能也是走TMB不可缺少的要件。


    四、其他準備與注意事項

    (一)離線地圖

    這次旅程,我主要利用Maps.Me與Google Map兩款地圖。Maps.Me是一款很像Google Map的地圖app,可幫我們規劃最適當的汽車、大眾運輸或徒步路線。最大差別就是Maps.Me可以離線使用,在TMB路線(不確定能否用在其他登山路線)的山徑也都有顯示路線,以及標注路線上重要地點與山屋,且有「等高線」能方便我們辨識路線難度。不過Maps.Me並無法匯入GPX,且如果是第一次使用,可能介面操作會較不熟悉。基本上,在山區我是靠Maps.Me,靠近城鎮就用Google Map。

    Maps.Me,走TMB我在山區主要用的離線地圖


    (二)盥洗、衣物洗滌曬乾

    TMB沿線山屋、露營地皆可洗澡,可自行攜帶簡單洗漱用品。此外,一般我們在輕量化考量下,只會有兩套衣服(一套穿、一套備用),如果天氣、時間允許,其實歐洲天氣較為乾燥,日照時間也長,要洗洗衣服也可以,可多帶1~2條營繩,順便曬曬衣服(我們這次2套衣褲、襪子全程未洗)。而如果衣物或襪子未乾,行進時若天氣好,拿出來外掛背包,也很快就會乾。

    山屋或露營地,其實都可以洗衣服


    (三)TMB路線大眾運輸

    TMB環線上,有巴士區域大致有四塊:

    1、霞慕尼沿線山谷地區:

    霞慕尼山谷區,有南北縱貫鐵路、公路通行,從Montroc經「霞慕尼」到Les Houches約20公里。如果有住在霞慕尼的飯店或民宿,可向他們索取一張「霞慕尼交通卡」,可免費搭乘這段區域中的巴士與火車(註:我搭巴士還是被要求付款,但搭火車時他們說可以用這券,是否還需透過app登錄我不清楚)。

    2、Courmayeur區域:

    Courmayeur也是南北走向約15公里長的長條型山谷,義大利Courmayeur小鎮巴士全免費(2025.7),直接上下車即可。

    3、TMB瑞士區:

    主要是走在小村莊,從Ferret~La Fouly~Champex-Lac有巴士可接駁轉乘,費用較法國高,也沒什麼優惠票券。

    4、Les Contamines:

    這個的山谷地帶有巴士接駁,我沒有搭乘,主要問題不是費用,而是繞行路線與時間搭不上。

    善用TMB路線上各地區巴士,可幫助我們行程更有彈性。


    (四)善用Mont Blanc Multipass

    Mont Blanc Multipass(官網票價),只要有上南針峰,就應該會買這票券(單買南針峰往返纜車就要81歐元)。這票券主要發行對象可能是觀光客,不僅可搭乘南針峰纜車,還包含:蒙特維冰河列車(Montenvers Mer de Glace)、布列文纜車、白朗峰登山列車,並幾乎涵蓋霞慕尼附近的所有纜車。Mont Blanc Multipass,除了單日票(95歐元),還有分「連續多日」(ConsecutiveDays)與「不連續多日」(NON Consecutive Days)。對大老遠來走TMB的人,行程開始前或結束後安排上南針峰,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。

    天氣如果允許,搭纜車上南針峰是來到霞慕尼必然的選擇。

    而此時,如果自己的TMB行程可能會用到纜車,那連續多日或不連續多日票就是很好的選項。比較簡單的計算方式是記住15歐元這個數字,連續兩日的pass票價是110歐元,非連續兩日則為125歐元(相同使用日數,非連續多連續15歐元)。而使用日數價格,也都是以連續或不連續2日票價為基準,每多一天多15歐元。不連續使用2~3日pass,必須再7天內用完;不連續4~6天需在15日使用完。我們父子這次則買了不連續四日的Mont Blanc Multipass。

    走TMB順路拜訪南針峰,可考慮善用多日的Mont Blanc Multipass


    (六)行李寄放

    雖然我們這趟行程,除了背在身上的兩個登山包外,沒再有其他托運或手提行李。但因為第二天相機遭冰雹砸壞,走到Courmayeur小鎮,我將相機、腳架等近5公斤攝影裝備直接寄放在這個小鎮。我使用的是「Bounce」這款行李寄放APP。這款app是Courmayeur遊客中心人員介紹給我,也有簡體中文操作介面。app將可寄放的商家標示在地圖上,可依據自己所在位置前往可寄放行李的商家。app註冊後綁定信用卡,直接透過app付款,無需與商家現金交易。

    Bounce,一款行李寄放app,全世界通用,可找所在地附近可寄放行李的商家。

    延伸文章:

    張貼留言

    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