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色針峰山腰回望白朗峰,也是我們父子在 TMB 最後一天共同看到的壯闊景色。
標準逆時針 TMB(Tour du Mont Blanc)路線中,Stage 10 與 Stage 11 是最後兩段行程,沿著紅色針峰(Aiguilles Rouges)山腰一路由北往南,眺望白朗峰(Mont Blanc)與俯瞰整個霞慕尼山谷(Chamonix Valley),最後回到起點 Les Houches。這裡不只 TMB 徒步者會經過,攀岩、冰攀、飛行傘玩家、一般觀光客都會湧入,是典型的高山熱門路線與纜車交會區。我們父子因時間有限,搭纜車大暴走,走完紅色針峰上最重要景點—白朗湖(Lac Blanc)與布列文山(Le Brévent),最後回到起點 Les Houches 幫小朋友進行完成 TMB 的小小頒獎儀式。
一、紅色針峰 Aiguilles Rouges|TMB Stage 10–11 的山腰視野 紅色針峰山脈( Aiguilles Rouges ,中文或稱:紅針峰群、紅針峰,較少中文譯名) 位於霞慕尼西北側,呈長條狀延伸約 20~30 公里,與白朗峰連峰對望,兩者之間便形成著名的霞慕尼山谷。因含鐵質呈現紅色而得名,為 TMB 行程中經典的視野區段之一。
本圖為紅色針峰全貌,下方為霞慕尼,本圖拍攝於南針峰山頂
TMB Stage 10-11 即沿紅色針峰山腰穿越此段。途中可俯視霞慕尼、遠眺白朗連峰,景觀非常壯麗與具代表性。知名景點白朗湖(Lac Blanc)位於北側變異路線(Variant),布列文山(Le Brévent)則位於南側,是 Stage 11 的重點。
紅色針峰步道沿途,皆有壯麗的景觀,為霞慕尼欣賞白朗連峰的最佳位置
二、TMB Stage 10–11 路線概述(距離、海拔、難度、特性) TMB Stage 10-11,從霞慕尼最北側的 Tre-le-Champ 開始,沿紅色針峰山腰一路往南,穿越整個霞慕尼山谷。兩段總長約 27 公里,累積爬升約 1500 公尺、下降約 1800 公尺;Refuge la Flégère 則是這兩段的自然分界點,旁邊也有同名纜車站。若單就步道難度,Stage 10-11 可能比瑞士段,甚至義大利段還略高一些。
TMB Stage 10-11 路線圖,標準逆時針路線從北邊的 Tre-le-Champ 開始, 沿紅色針峰山腰一路往南,穿越整個霞慕尼山谷。兩段總長約 27 公里,累積爬升約 1500 公尺、下降約 1800 公尺;Refuge la Flégère 則是 Stage 10-11 兩段的自然分界點
儘管 Stage 10-11 難度稍高,但因靠近霞慕尼,又有 Flégère 纜車與布列文纜車可連接山谷與步道,加上沿途就是霞慕尼的重要景點,使得這兩段成為 TMB 全線中遊客屬性最混雜的路段。純徒步者在這裡反而成了少數。若要簡單形容 Stage 10-11,就是「有難度但也文明」的步道,也因此讓 TMB 徒步者擁有更多元、彈性更高的替代方案。
紅色針峰上有多條纜車路線,因此即便登山步道對一般遊客會有困難,但搭纜車也可輕鬆、易達的欣賞世界級景觀。
三、TMB Stage 10–11|行程規劃重點(Lac Blanc 與 Brévent 必訪) 行前參考資料中,確實有不少人沒完整走完 TMB Stage 10-11。從心態與客觀條件兩個角度來看並不讓人意外。畢竟 TMB 本質是環白朗峰一圈,從霞慕尼出發又回到霞慕尼,心態上多數人自然會認為「已完成 TMB」。此外,Stage 10-11 靠近霞慕尼,山上要找到合適住宿不一定容易,許多人會選擇利用纜車、安排霞慕尼市區住宿與景點,將行程整合在一起,這在客觀條件上也相當合理。因此,在規劃 TMB Stage 10-11 時,我會給以下建議: (一)一天拼完 Stage 10–11 兩段路程: 若時間不足,但仍希望把 TMB 全程徒步走完,我認為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辛苦一點,一天走完 Stage 10 與 Stage 11。以一般有在爬山的台灣山友腳程來說,一天連走兩段雖然會累,但大多都能完成。再加上步道中有多個撤退點,即便體力不支,也能隨時搭纜車下山,因此風險相對可控。採用這種方式,便能多留出一天時間,用來安排霞慕尼其他景點。
TMB Stage 10-11 相較其他TMB 路段,地形可能稍微複雜。一天走完兩段,其實也有相當距離、升降,並不適合沒登山經驗的朋友嘗試。但若有在爬山的山友,因為這兩段路程容易搭纜車撤退,相較其他路段,反而合適安排一天連走兩段。多數山友稍微辛苦撐一下,一天走完應該也沒有大問題。
(二)白朗湖(Lac Blanc)變異路線:不可錯過 白朗湖是 TMB 與霞慕尼的代表性景點,但並不在 TMB Stage 10 的主步道上,而是位於需向上繞行的「變異路線」中。行前搜尋資料時,大多數 TMB 山友都會選擇繞道前往白朗湖。從 Tre-le-Champ 接上變異路線,約 5 公里、爬升約 1000 公尺,途中會通過幾處垂直鐵梯,屬於 TMB 中較具挑戰性的路段。從白朗湖往下走,變異路線則會接回 Flégère 纜車站,接回 TMB 主步道。
白朗湖路線圖,就是從 TMB 主步道(紅色路線)向上繞一圈的變異路線(咖啡色路線)。雖然向上繞了一圈,但多數山友都會選擇變異路線前往白朗湖。
(三)纜車使用重點:Flégère & Brévent 紅色針峰上最重要的兩個景點──布列文山(Le Brévent)與白朗湖(Lac Blanc),各自都有纜車可直接連接霞慕尼。布列文纜車與南針峰(Aiguille du Midi)、蒙特維冰河列車(Montenvers Mer de Glace train)並列為霞慕尼三大熱門景點,需搭乘兩段接駁纜車即可到達山頂,完全不需徒步,山頂還有餐廳,是高度文明化的景點,深受一般觀光客喜愛。
布列文山為霞慕尼三大景點,只需要搭乘兩段纜車,就可以直上山頂,絲毫不費力
Flégère 纜車則連接霞慕尼北側的小村落 Les Praz 與 Flégère 纜車站(註:可再轉乘 L’Index 滑雪纜車上到更高處)。若要前往白朗湖,難度會比布列文山稍高一些;從 Flegere 纜車站走到白朗湖約 3 公里、爬升約 500 公尺,一般山友上山約需 1.5 小時;下山回到纜車站約 1 小時。整體難度大致與合歡北峰、七星山相近。
Flégère 纜車,前往白朗湖即是搭這條線纜車,纜車站下車後還需走 1.5小時路程,大約就是爬合歡北峰、七星山難度。
給一般觀光客,或像我一樣想把纜車「用到極致」的人,建議善用各種纜車 pass。若一天內要多次使用,可考慮:
Mont Blanc Multipass(包括南針峰纜車、蒙特維冰河列車等幾乎全包) CHAM Summerdeal(紅針峰一帶最划算) 四、父子亂走紀錄|以觀光方式快速完成 TMB Stage 10–11 前兩天因天氣不佳,我們把原定的 TMB 行程改成霞慕尼城市活動,因此 TMB 只剩最後一天能走。此外,當天下午老婆與女兒會抵達霞慕尼,我們可運用的時間更加有限,所以自然以纜車方式快速走完精華段。
(一)白朗湖 Lac Blanc |TMB Stage 10 精華段 1、Flégère 纜車與前往 Lac Blanc 從 Les Praz 搭 Flégère 纜車是前往白朗湖最輕鬆的方式。Les Praz,則是霞慕尼往北一點點的小村落,從霞慕尼搭火車一站 7 分鐘、搭公車往北的 1、2 號路線皆可,巴士約15~20分鐘。我們則是住在 Les Praz 一帶的飯店,早上還能悠哉吃個早餐,再慢悠悠晃到纜車站,纜車當日8點30分才開始運行。
Les Praz 車站,除了搭巴士也可以搭火車,從霞慕尼出發往北一站即會抵達
本圖為 Les Praz 的中心,小小的一個聚落,不論火車站、纜車站都是步行 5 分鐘內可抵達的距離。
隨著陰雨天氣逐漸遠離,不論心情、視野都伴隨纜車上升擴展。首先抵達 Flégère 纜車站,一般前往白朗湖就是從這個纜車站開始。但我們再轉乘 L’Index 椅式纜車到 2600 公尺的觀景平台。這選擇其實沒有太多邏輯,就是想多看看不同角度景色。畢竟紅色針峰一帶屬於熱門景點與健行區域,山上有多條彼此交錯步道,只要掌握好地圖,彼此串聯並不成問題。
Flégère 纜車
Flégère 纜車站,前往白朗湖多數人從這個纜車站出發,同時也是 TMB Stage 10–11 的分段處,為 一個豪華的纜車站,還有舒適的餐廳與販賣許多商品。
L’Index 椅式纜車,從 Flégère 纜車站旁,繼續搭乘第二段纜車往上,可上到上方的 L’Index 纜車站,從紅色針峰更高處欣賞白朗峰
L’Index 椅式纜車,坐著吹風上山,前往白朗湖的人較少搭這纜車,多數人會直接 從 Flégère 纜車站步行前往白朗湖。 但如果有買 pass,其實搭到最上方也可以,上方亦有步道通往白朗湖,可欣賞不同視角的紅色針峰。
上方的 L’Index 纜車站
L’Index 纜車站走向白朗湖,開始了我們這一天簡單的行程
2、紅針峰步道視野:白朗峰、南針峰、冰河景觀 紅針峰步道景觀壯闊,可從不同角度欣賞白朗峰(Mont Blanc)、南針峰(Aiguille du Midi)、蒙特維冰河(Mer de Glace)。晴朗藍天、白雪覆蓋的山頂、下方的霞慕尼谷地,從紅針峰望出去,就是一幅偏冷色調的大景。天氣好時走步道,視野本身就是一種享受。
紅色針峰步道上景色非常壯麗
遠方是白朗連峰,垂直的下方是霞慕尼,因此紅色針峰步道上,角度取好也很合適拍網美照,不過安全仍是攝影最重要的事情
用 iphone 長焦段壓縮人與白朗峰距離
對面山峰在白朗峰北側,大致是從南針峰-大喬拉斯峰-多朗峰這一段,山形非常震撼與美麗
遠方的白朗峰、還有南針峰
這也是一趟我們父子對世界的共同探索
不管走下方 「Flégère~白朗湖」或「上方 Index~白朗湖」,單程都 1~2 小時,半天能探索完白朗湖一帶。白朗湖雖然常出現在霞慕尼旅遊宣傳中,但實際願意徒步上來的遊客並不算多(多數是登山客)。其實白朗湖的難度屬於一般遊客也能負擔的「賣力不賣命」等級。
紅色針峰因地質關係,許多時候會走在這樣岩壁旁,但並沒有真正的危險
纜車站~白朗湖為熱門路線,但多數為健行者而非一般遊客
上方 Index~白朗湖路線,雖然不是一路爬升,但也是上上下下、起起伏伏,需要 1.5 小時路程才能走到白朗湖。
巨岩上的之字形爬升,但沒有危險的複雜地形
沿路都是令人難忘的景觀
上方步道俯瞰 Flégère 纜車站,遠方則是白朗連峰
纜車站持續往北會看到白朗峰的最大冰川蒙特維冰河(Mer de Glace)
蒙特維冰河(Mer de Glace),前一天天氣糟糕時,我們父子曾搭火車上去過,這一天從另一邊高處俯瞰它,原來是長這樣。
3、白朗湖 Lac Blanc:TMB 的明信片景觀 無風的清晨,白朗峰會倒映在平靜的白朗湖湖面,形成夢幻級景致,是 TMB 與霞慕尼最常被引用的明信片畫面之一。因此,我原本的計畫就打算在白朗湖紮營,甚至可以說,白朗湖就是我行前認定的最重要景點,也是我堅持背上腳架的主要原因。當然,白朗湖的景色非常吃天氣,想拍到明信片等級的倒影,得看老天賞臉。
VIDEO
白朗湖,最經典就是無風的時刻,白朗峰倒映在湖面上,搭配晨昏的光線變化
白朗湖是造物者美妙的安排,角度、位置安排得剛剛好,而能讓白朗峰景觀被美妙的呈現
從較高處欣賞白朗湖
白朗湖,我們原本是有打算在此紮營,最終因天氣因素作罷
白朗湖其實不只有一個湖,而是由上下兩個相連的湖組成,湖水是冰川融雪而來。因為湖邊緊貼山坡,視野完全沒有遮擋,可以俯瞰霞慕尼山谷,也能直接看見白朗峰、南針峰,是攝影上極為乾淨的構圖。白朗峰的倒影、晨昏光線,甚至與星空與銀河結合,都讓這裡成為 TMB 上必訪的景點。
白朗湖並不是一個湖,而是兩個上下相連的湖泊組成,湖水由上方冰川融雪而來
上方的白朗湖面積更大
除非要趕時間,否則很合適連同上方白朗湖也走走
白朗湖上、下兩湖的相接位置
花時間把上、下兩湖走走
若有考慮紮營的朋友,建議先釐清白朗湖是否允許紮營。雖然法國區一般規定晚上 7 點後可紮營,但白朗湖是否例外我並不確定。網路上確實能看到許多帳棚照片,但我在現場看到的告示牌則標示不可紮營。若想看白朗湖的晨昏景色,其實也可以直接住在湖旁的山屋,山屋提供住宿,也有對外販售簡單餐點。我們當天就大約在中午前後,於白朗湖山屋簡單吃了熱狗、三明治。
白朗湖山屋,如果白朗湖不能紮營,這裡就是很好的替代方案
白朗湖山屋就在白朗湖旁邊,有住宿、也提供簡易餐點
如果不趕時間,花 1 ~ 2 小時在白朗湖繞繞非常值得,順便也在這邊吃個簡易中餐
白朗湖山屋全貌
(二)布列文山 Le Brévent|TMB Stage 11 精華段 1、布列文纜車(Le Brévent Cable Car) 我們回到白朗湖一側的 Flégère 纜車站時大約是下午 1 點,途中還遇到不少一起走 TMB 的朋友,大家似乎也都把這天的好天氣拿來「補課」。我們父子下午要接家人,時間比較緊,所以選擇以纜車快速往返——先從 Flégère 纜車站下山到霞慕尼,再轉搭布列文纜車上山。這樣便能把紅針峰上兩個最重要的景點都走到,也能像一般觀光客一樣把 Stage 10–11 的精華收完,同時保留時間處理自己的行程。
布列文山(Le Brévent),本圖的最高處,如果要用走的上來,會有一定的辛苦度,但現在有纜車可以直接帶我們到最頂端
從輕鬆到極限挑戰,你有各種方法可以上布列文山 山頂
我們的隊友則沒有時間壓力,選擇從 Flégère 纜車站直接續走 TMB Stage 11,沿步道走到布列文山(Le Brévent),距離約 7.6 公里、爬升落差約 600 多公尺,約需 3.5 小時。他們回報這段路依然壯麗,會累但沒有危險。我們走纜車,他們走步道,最後又在布列文山相遇。其實 Stage 10–11 的精華,就是白朗湖到布列文山這一段;從布列文山往下就進入森林區,如果直接搭纜車下山結束行程,也完全沒有問題。
前往布列文纜車站就從夏慕尼市中心走過去,在霞慕尼市區的最西側山腳下,大約 10 多分鐘時間。
布列文山下纜車站
布列文山的中間纜車平台,但這裡有一台大電梯軌道車廂,我還搭錯,正確的是旁邊的大纜車。
第二段上布列文山是這種大型纜車
布列文山頂纜車站
2、布列文山 布列文纜車的搭乘點就在霞慕尼市區,從市中心步行到布列文纜車站(山下)約 10~15 分鐘,與南針峰纜車剛好位在市區東、西兩側。上布列文山需要搭乘兩段纜車,第一段是類似貓空那種小型車廂,第二段則是大型纜車。抵達最上方的纜車站後往上走幾步就是山頂。也因為這樣的交通便利性,布列文成為霞慕尼三大熱門景點之一,壯麗景觀幾乎可以不用徒步就抵達。布列文山頂
我們可以看到上布列文山的步道,稍後我們也會遇到徒步過來的 TMB 隊友
從纜車站走到布列文山頂,就是走 1~2層樓的樓梯
布列文山頂景觀
有人突然冒出來,這不是一般山友,而是攀岩者
布列文山頂擁有 360 度視野,一般觀光客大概十多分鐘就能把山頂逛完。如果有裝備與經驗,也可以在這裡進行健行、冰攀、攀岩或飛行傘等活動。布列文算是不同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集散地。山頂還有一間餐廳,視野正對霞慕尼與白朗峰。我們父子就在這裡點了一杯咖啡,面對的是白朗峰與南針峰的絕佳景色。下午三、四點天氣很好、視野極佳,山上遊客不少,但戶外景觀席卻只有我們兩人。
布列文山頂景觀,這裡也是霞慕尼的三大重要景點,輕鬆易達
布列文山頂餐廳,午後戶外席只有我們父子一組在這邊喝咖啡
午後找一間景觀、氛圍好的地方喝咖啡,也一直是我們父子的人生哲學
五、回到 Les Houches|替孩子披上國旗:完成 TMB 的瞬間 接近下午四點我們搭乘纜車下山,到霞慕尼公車總站接媽媽與姊姊,這裡其實也是我們第一天抵達的地方,要在此結束 TMB 行程其實也沒什麼不可以。不過,我決定還是帶著媽媽與姊姊搭公車前往起點 Les Houches ,幫小朋友舉辦一場 TMB 完成儀式。走完一圈TMB,稱不上什麼大成就,但對 11 歲小朋友,卻也不容易。途中我們遇過雷擊、冰雹、下雪、大熱天,台灣人、法國人、美國人、愛爾蘭人、以色列人、中國人,我們不斷的相遇,在共同目標下,TMB 徒步者讓我們有更相似、更緊密的身分認同。將國旗披在他身上。雖然只是父親給兒子的非正式頒獎,但他可能是有記錄第一位完成 TMB 的台灣小學生,披上國旗是我們身為台灣人在 TMB 上的一份榮耀。
完成 TMB 的喜悅
VIDEO
延伸文章:
0 留言